首页

女王俱乐部男奴的分享

时间:2025-05-29 09:11:16 作者: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首次举行 发挥1+1+1大于3效应 浏览量:93110

 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电 (记者 谢雁冰)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27日在马来西亚吉隆坡举行。三方首次正式“同框”,备受外界关注。

  会议以“共创机遇 共享繁荣”为主题。在国际形势变乱交织、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,建立起三方峰会这样的交流平台和合作机制,堪称地区经济合作的一大创举。

  在受访专家看来,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举行,标志着区域合作进入全新阶段,有利于促进跨区域互利合作,发挥1+1+1大于3的整体效应,为亚洲乃至世界发展繁荣注入动力。

 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上说,如果我们翻开世界地图,比划一下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位置,可以发现正好构成一个大三角。大家都知道,三角形最具稳定性,我们三方通过更为紧密的联接和合作,能够形成资源、制造、市场的有机聚合,造就一个充满活力的经济圈和增长极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,从古老的丝绸之路到如今的“一带一路”,三方的交流合作穿越千年。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许利平表示,历史上的友好交往与近年来的密切合作,为三方峰会的召开奠定了良好互信基础。

  中国、东盟、海合会国家的总人口、经济总量均占全球约四分之一。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会秘书长、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广大表示,东盟、中国和海合会是全球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经济实体,从经济规模上便可以看出,三方合作势必释放更多潜力。三方经济的多样性和互补性强,跨部门贸易、投资和经济合作前景广阔。

  在外界看来,中国的技术和市场、东南亚的人力资源成本、中东地区的资本优势,将使三方合作比双边合作更易产生规模效应。

  《东盟-中国-海合会峰会联合声明》27日公布,对外发出三方团结合作的声音,其中明确规划了未来合作方向。经济一体化、互联互通、能源安全、数字化转型与创新、粮食和农业、人文交流等多领域合作都被提到。

  联合声明指出,三方重申提升经济韧性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决心,推动经济全球化更加开放、包容、平衡。在经济一体化方面,三方表示,加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,促进可持续贸易,在数字和绿色经济技术等新兴和未来产业创造新的经济机遇。

  受访专家认为,这反映出面对“脱钩断链”和“筑墙设垒”增多,三方都更加认识到拓展多元化经贸合作、降低对单一市场依赖的重要性,这是三方间开展更多合作的内生动力。

  王广大注意到联合声明指出,“探索本币和跨境支付合作”。“更深入地推动跨境交易本币结算,为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提供了有力支撑。”他说。

  “这些务实合作举措让各国在共建大市场中实现更加丰厚的利益共享,将增强各国产业效能和持续发展动能。”许利平说。

  在外界看来,这场地理上横跨东亚、东南亚和西亚的三方峰会,也是全球南方发展趋势的缩影。

  王广大强调,东盟和海合会国家都是亚洲新兴经济体和全球南方重要成员,三方峰会向世界传递出清晰信号,即全球南方国家不是国际秩序的被动接受者,而是积极建设者。

  许利平表示,三方峰会是对现有合作机制的一项补充,机制性合作平台的搭建将有效消除信息差、降低沟通成本,更有利于未来三方在战略对接、务实合作等方面形成“共振”,并在共同关心的国际议题上集体发声。

  “此次三方峰会是新型全球跨区域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,对于全球南方如何团结合作、共谋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性意义。”王广大说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大连警方通报:一男子醉驾致2名行人死亡

2023年年初,全面注册制落地后,虽然发行上市条件更加多元包容,但审核把关和法治约束也更加严格。尤其是2024年以来,不仅证券机构迎来严监管,证监会还查办首例(未获注册前)欺诈发行案件。

2024版彩调剧《刘三姐》亮相 为自由而歌

两个年轻人通过接触才发现原来他们是澳门劳校中学的校友。戴柏良在广州美术学院求学,平日里还擅长街头涂鸦。两人一个负责品牌营销,一个负责品牌设计,遂决定和内地的大学同学莫俊焯打造一个属于澳门的潮流品牌。

云南报业传媒(集团)有限责任公司原党委副书记、总经理张光旭被开除党籍和公职

“还是有点早。”王延龙眉头微皱,说出自己的考量:装备迭代、能力升级正在加速,如果现在就急于总结,很多经验做法刚一出炉,可能就已经落后了。

郑钦文夺冠,网球经济潜力有多大?

随着国内动漫产业的快速发展,IP授权市场规模亦不断扩大,根据《2024中国品牌授权行业发展白皮书》显示,中国动漫IP授权市场规模连续六年增长,吸引全球众多IP布局中国市场。同时广州也已成为国内外动漫IP抢占市场的“兵家必争之地”。

美国进攻性网络战略对全球带来安全困境

专家建议,在大学阶段,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也可以打通互相选课的机制,实现学分互认。在匡瑛看来,普通高校可以允许学生选修3—4门职业院校的课程,对其就业、生活技能提升都有帮助;反过来,职业院校学生也可以选修普通高校的通识课、基础课,跨领域学习能更好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,适应企业需求。“从现实来看,职业院校可能开不出那么多课程,成本也很高,职普融通对双方都是有利的。”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